#0050经济学第一定律 #50

经济学第一定律 #50

经济学第一定律是什么,dT>0,这里的 T 代表交易。

一)国民财富

如果以 1773 年《国富论》出版,作为经济学科技树萌芽的标志。

则亚当·斯密斯将他呈献给英王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

尊敬的先生,你号称经济学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富裕。可是纺织女工织布,

农夫耕作。你一不织布、二不耕地,请问你创造的财富,从何而来?

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是后世几百年国力强盛的分水岭。

这么多年的歧视商人,打击投机倒把,割资本主义尾巴。

乃至于今天的环保恐怖主义,人权圣母 B,福利懒虫绿教泛滥。

全都和他有关。这是个核心问题。

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先生,财富来自于交易”。

我们知道,财富,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加关系。

一个樵夫有一把小提琴,一个音乐家有一柄斧子,他们(二人)的财富,

并不是简单的“小提琴+斧子”。

一定要非得到樵夫和音乐家见面了,二人互相“交易”。

樵夫拿到斧子,音乐家拿到琴,财富才算最大化。

一个沙漠中的部落,可能拥有大量的石油,可却没有蔬菜水果。

一个桃花源中的部落,可能拥有蔬菜水果,可却没有石油。

二者交换。“总财富”才能最大化。

为此,我们甚至不惜加点损耗,修条铁路。

当国王问到 AdamSmith,“纺工织布,农夫耕田”时。其实“布+米”的财富,

并不是国民财富的最大化。

“布+米+交易”,才是国民财富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铅笔社立社精神之本《铅笔的故事》

二)不动量

我们习惯用“不动量”来分析问题。

A 有一个苹果,B 有一个梨。无论你左看右看多少遍。

其物理财富也是“一个苹果+一个梨”。

只有当 A 和 B 见面了。A 喜欢吃梨不喜欢苹果,B 喜欢苹果。二者交换。

则“财富总量”才可以增加。

可是这个时候,财富又达到最大化了。不可能再增加。因为再也想不出“新的交易”。

除非这时候,再出现一个 C。C 喜欢吃苹果和梨,但有很多桔子。用桔子把梨苹果都换了。

可见,在整个系统中:

有了交易,财富就会增加。

没有交易,财富就不会增加。

如果广义地把上班也理解成为一种交易。是“用你的 8 小时”换“雇主的工资”,

则人类的全部生产活动,全部财富,可以理解成一个公式:dT>0.

有多少交易,就有多少财富。

交易越多,财富越多。

当你再也找不出任何交易机会时。财富达到最大化。这就是帕累托极限。

这是一条非常非常强大的定律。强大到象“能量守恒定律”一样坚不可摧。

因为他并不是一条宏观定律,而是一条微观定律。不仅对大社团有效,

拆散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场景,他都是有效的。

“交易”就象小草,在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生长开来,都会使得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任何一个角落交易多了,全社会财富都会增加。

所谓宏观,无非无数个微观累加。“能量守恒定律”并非在航天宇宙飞船上有效,

他在飞船的每一个零件都有效。当你学会了 dT>0,秉承了“经济学第一定律”的精神,

你再去看看目前的教科书,包括最近 40 年历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中一大半是错的,一大半可以直接扔进垃圾堆里。

因为 dT>0,交易产生财富,有多少交易,产生多少财富。

不增加交易,就不增加财富。

然后你再翻翻这些经济学著作,譬如去年的法国人诺奖得主“反垄断法”。

你再问问前几年的工会与博弈,环保与管制。

你只要简单地问他们一句:“交易增加了么”?

对于那些玄而又玄的计量经济学公式,洋洋洒洒的几千页论文。指手画脚的经济学高参。

你只要简单地问他们一句:“先生,您既不耕地也不织布,请问您是怎样为我们的国家增加财富的”。

拥有了经济学第一定律:dT>0,简直就象拥有了“能量守恒定律”大杀器,

然后穿越回到十五世纪。

你拿起来看看十五世纪的论文,永动机或者炼金术,一大半都可以直接扔进垃圾堆。擦靴子。

三)现实的世界

如果哪一天你被请去了清华大学教授经济学,你只要在黑板上写一个公式:dT>0.

然后就可以宣布散会了。学生们都可以回家去了。经济学这门课程就讲完了,

剩下的 20 个课时都不用上了。

因为经济学只要求追逐 T“交易”最大化。当你把一个社会所有能交易的事情都想遍了,

再也找不出任何“新”的交易。则自然国家最富,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可是,那么多经济学宏篇巨著。洋洋洒洒几千万部巨著,他们说的都是啥。

这说的都是啥?

千万部巨著,说的是,当你达不到最优时。你该想到什么补救办法。

当你打了1 个补丁,就要要再打 100 个补丁。

当你打了 100 个补丁,你就需要再打10000 个补丁。

举个例子。凡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很喜欢压低汇率。以刺激出口。这就是第一个补丁。

当你打了第一个补丁之后,市场之上就会出现很多热钱,来冲击你的汇率。

还会有地下钱庄,来偷偷汇款进出。这时候你就需要“外汇管制法”和“汇款实名制”。这是第二轮管制。

当有了外汇管制和存款实名,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洗钱机构,BVI 公司和 VIE代持。

为了管制这些手法,你需要建立庞大的警察机构和合规律师团体。这就是第三轮管制。

最终把你的政府撑得庞大不堪。1 个管制带来 100 个管制,100 个带来10000 个。

而经济学家也顺便找到了工作。因为“外汇”“FDI”“资本流动”“法律法规”,

每一个都可以展开写上 NNN 万字。于是“专家”们不会失业了。

经济学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只要一个公式:dT>0

顺着这个公式去做,国家就会大富。掌握了能量守恒定律,

你会发现“国家财经顾问”的绝大多数建议都是谬误。

经济学也可以很复杂。“地心说”曾经在地球仪上套了 46 个光圈,来修正学说的误差。

今天的情况也差不多。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人类会“不作死就不会死”,搞到生产力倒退。下篇再说。

譬如说,你知道“限购”这件事,是怎么出台的么。

(yevon_ou@163.com,2015 年 3 月 23 日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