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随行,不忘本心#1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德经》
一)SAP
大约 17 年前,公司里要上 SAP。当时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个生产部的女士。
她工作极其认真严谨,拿出了一个小本本,笔记记得密密麻麻。
对于 200 多个 Form,这里是输入地址,那里是输入日期,下拉框是查库存
列表。她整日眉头深锁,觉得这个系统实在是很复杂很复杂,有 200 多个表
格要学呢。
相对于我的漫不经心,麻瓜女士表示十分不满:“xx 桑,SAP 系统对你意味
着什么。难道就意味着每工作餐可以额外地吃免费水果么。而且你每次都抢最
大最甜的泰国芒果,知不知道你这样形象很差耶”。
我白了白眼睛,那你认为该是什么呢。
SAP 系统其实很简单。说穿了就是一个数据库查询系统。
无论你有多少个 Form,多少个查询表单。无非就是数据库的输入/输出工
作。今天你下一个采购订单,是把货物输入到了系统。
明天你填一个生产表格,是把货物 A 转换成了货物 B。
后天你填一个销售表单,就是把货物 B 卖了。
SAP 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仅在生产规划环节有一些
CPU 计算,但也并不脱离传统的 MRP 系统。扣除掉了生产线流水线那一些 MRP 算法,整个 SAP 就是一个
超级简单,幼稚的数据库软件。其库存,运输,账本,乃至于后来画蛇添足加出来的 HR,
行政,总务等系统,无不是简单之极的一个二维数据库。
论技术含量,SAP 可能还不如国内的《金蝶软件》。
SAP 很简单。其实就是个数据库。
但 SAP 为什么在某些人眼里这么难呢。因为她们的思考方法不同。
在某些人眼里,SAP 是 200 个不同的 Form,每一个表格都要单独背诵和
记忆。笔记记了一大本,到最后还是云里雾里多走出一步都不明白。
可是如果你懂得 SAP 的大框架,整件事就十分清晰。清晰得宛如手指上的
掌纹。然后你只要关注一下一些细节就可以了。
二)万物理论
最近有一部电影十分热火,讲霍金的《万物理论》。
科学家们试图寻找出一种理论,它可以作为其他理论的“母理论”。从他开始可
以推断出人世界一切的科学。
必需承认,这是一个很诱人的想法。人类永远在寻求更低一层的规则,T-1
层的规则。
规则,规则是一切的力量。更底层的规格【规则】,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描述这个世界,发现新的机器,发挥无以伦比的力量。
就好比说,中世界的炼金术士们不懂化学。无论他们做了多少的试验,最终他
们也无法炼出金子。
可是等化学学科渐渐丰满,HCl 和 NaOH 的反应渐渐普及。人类才能组合出
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材料。才会有塑料,铝器,汽油柴油。
而化学渐渐的也有瓶颈。等门捷列夫排出化学元素表,人类才看清楚 “更深”一
层的规律。于是才有了 Nuclear,有了核能和原子弹。2007 年日本科学家第
一次用激光照射纯汞,剥掉了一个中子,获得了金原子。
但是,原子物理仍不是最终极的科学。在原子之下,还有夸克。如果能了解夸
克的奥秘,就能象《三体》小说一样,制造出无敌的战舰“水滴”。
其外壳的强度,将是现在所有材料的 100000 倍。完全不可摧毁。这靠的是
强相互作用力。
而夸克也不是最终的粒子,夸克之下,还有弦论,至少。
讲这么多的闲话,和炒房有什么关系呢。请别忘了,这始终是一个俗不可耐讲
钱的账号。
其实我们要说的是,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很多人很表面,很肤浅。
就象那个 SAP 画了二百个表格的女孩子。又或者深陷题海战术的高考学子们。
他们看似很努力,可成绩始终上不去。
因为他们只是忙碌于很表层的东西。从没有想 T-1 层潜在的原理。其实老师
出题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套路。真正的学霸,学霸从来不读书。
三)体,用,术
基础的理论很重要。从一些更基本的规则,可以推出上一层的规则。这样不仅
更好记,更快捷,而且可以算出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但是,事情也有其反面。若真如此,今天最富有的人,应
该是“粒子物理”科学家,或者数学系研究“数论”的老学究们。因为他们,才是走在整个人类科学最
前沿,最底层的学问。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科学家,往往是很穷的。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在于“体,用,术”。
18最基础的科学,好比人类文明的大树。根基都在这里。这个方向一定要把准,
绝对不能出错。
在基础科学之上,“用”指的是应用科学。你精通了化学,这并不能帮你赚钱。
化学要转化成应用。研究出一种新型去屑洗发水,牙膏,洗衣液,奶粉配方之
类的。
在大科学家眼里,这些应用科学自然是小儿科,不值一晒。可正是这些在“企
业”里混的人,其收入往往是大科学家的二倍三倍,若能做到高管,更是幸福
滋润。
为什么,因为“应用科学”离消费者更近,离钱更近。
从“理论”到产品,当中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之困难,之复杂,绝对不
在基础研究之下。就好比你知道了“万物理论”,你也造不出粒子战斗机。当中
还需要工程师几十年的研究。
“体,用,术”,在“用”之外,还有一个术。
术指的是完全末端的,不属于理论体系的,分散的,短期的似是而非的知识。
好比门口王婆卖的烧饼比较甜。
去坐电车可以穿过弄堂小路。
地铁交通卡可以互换以节省成本等等。
四)炒楼界的体、用、术
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来作铺垫,我们要说的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炒楼客”,你需
要怎样的学识修养。
首先,你需要正确的基础知识。炒楼这一行,虽然对于自然科学,物理数学要
求不高。但却是对于社会科学,政治人文财经的分析要求很高。
人生基于“三观”,三观一定要正。先把头脑倒空,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马克思
主义调控等等全部倒空。
“体”,正确的信仰,首先你的政治经济学要对。方向要对。
正确的流派,目前看来是“奥地利经济学派”。在中国的代表作是铅笔社,原因
以后再说。
可是“体”无需深究。如果你不想做个大科学家,也不想研究哲学的话,只需要
大致知道“奥派”“铅笔社”是正确的就可以了。铅笔最前沿的一些学术观点也无
需参与讨论。
“用”,指的是水库论坛。
我们知道了经济学上的一些大知识。譬如 M2 超发,譬如货币失常。
可是如何让他们变成商机,变成钱,变成我们赚钱。这其中仍大有学问。点点
滴滴,细说起来也是宏篇巨著。一架飞机的说明书,只怕比“空气动力学”研作
更厚。“术”则是最外围的。譬如说,你买房,每次需要谈判下定之前。不要空手,去
银行取几万元现金出来。
现金最好是旧钞。毛绒绒的看上去一大堆。旧钞的厚度比新钞厚。
等你谈判的时候,谈到关键要紧处,把钱往桌子上一堆。
“叔叔,我们很诚意买的。请你卖给我吧”。
现钞永远比银行转账或者支票更有冲击力。厚厚的一大叠堆在桌子上,有时候
房东还是穷苦了一辈子的小市民,于是就被闪花了眼。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房东一冲动,你就成魔鬼了。
用这个方式,房价至少可以多砍 0.5W 元下来。
但是这样的知识,对于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有用么。对未来有指引么。
没用的。他是碎片化的,短暂的,散诸各方的点滴。或许过几年现金都不用了。
这样的知识,点点滴滴,散落在各个方面。无法用一根绳子将他们串起来。
而他们对赚钱却很有用。甚至一个短暂的技巧,能赚到大学教授一年的工资还要多。
再举个例子,但凡买房,上家总会问到一句:“你们是买来想自主还是投资啊”。
正确的回答,绝不是说实话,或者一半一半。而是要毫不犹豫地坚决说道:
“自住”~~俺女朋友/老娘特别喜欢。
因为如果你回答说是“投资”,凡是投资,必然要有回报。房价就要有涨幅。房
东难免心里会犯嘀咕,是不是我卖便宜了。以后交易容易产生纠纷。
而你回答“自住”。甚至要说“房价是贵了一点,可是她(女朋友)不知道为什
么蒙了心,非得盯着这套买不可”。
于是房东沾沾自喜,顿时觉得是卖了一个好机会。以后的交易更配合不容易产生纠纷。
“体”大道理是根本,但他很少帮助我们赚钱。“术”每一条都是精灵古怪。但他
们只能碎片化使用。
(yevon_ou@163.com,2015 年 2 月 27 日子时)